(通讯员:汤富伊 孟琪 谢炅蓉 谭锦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扎实有效推进我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与“双百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我校学子投身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提升实践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校团委于6月25日至26日期间组织开展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与“双百行”社会实践活动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教育、调研设计、新闻撰稿、视频拍摄与红色宣讲等方面,课堂精彩、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现场气氛热烈。
长沙市红十字会五星级志愿者孙怀东老师,为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中暑及烫伤处理等急救知识。他还借助人体模型,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体外自动除颤仪操作,着重剖析野外遇蛇时的应对策略及被咬后的急救要点,使队员们对急救技能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张灿老师,围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的意义、选题和调研报告的设计、实施及撰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使在场队员深刻领悟到如何使调研工作富有意义、充满创新且具备亮点。
湖南日报“朗读者”主题活动负责人王兵老师,通过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朗读的强大影响力,激励队员们借助朗读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充分展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同时,湖南日报“朗读者”主题活动策划负责人李云建老师则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详细分享了短视频拍摄的完整流程与实用技巧,涵盖拍摄策划、器材准备、参数设置,以及运镜、构图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队员们有效提升视频拍摄与制作的综合水平。


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副站长禹爱华老师以“好‘稿’是怎样练成的”为主题,分享了提升稿件写作的具体方法:选题策划需结合中央精神与基层实际;采写过程中,以小角度阐述大道理,用精彩故事软化硬性题材;在编辑环节,通过“小屋磨稿”的方式进行精雕细琢;标题制作则追求精准、巧妙且富有传播力。这些经验不仅使队员们掌握了新闻报道的精髓,更在新闻素养与写作能力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宣教科科长邹磊老师,开展了红色故事宣讲及文明礼仪专题培训。她携手该馆资深宣讲员旷晓蕾老师,通过三场示范宣讲,向队员们深入剖析了讲好红色故事的三大关键维度:首先是严守政治性,明确“为谁讲”;其次是强调真实性,精心设计“讲什么”;最后是注重生动性,巧妙构思“怎么讲”。在礼仪培训环节,邹老师详细讲解了宣讲过程中的着装、站位、仪态、手势、语调等礼仪规范和细节要求。此次培训显著提升了队员们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和宣讲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专业地面向公众传播红色文化。
“研习有字之书增智,体悟无字之书启慧。”校团委精准聚焦学生实践痛点难点,精心组织本次“三下乡”与“双百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训,通过两天的系统课程,有效提升了队员们的应急处突、文字创作、调研实践、影像记录与红色传播能力。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以一师学子的蓬勃朝气,用真诚书写崭新篇章,用汗水浇铸青春梦想!
(一审:袁伯仁;二审:华娟;三审: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