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快讯 >> 正文

“书生”赵小群:扶贫路上写青春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24日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来源:

赵小群(左二)教贫困村民使用收音机

在双峰县白泥村村小座谈调研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 张敏 通讯员 孙燕军) 赵小群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团委书记,2015年4月被组织选派到省级贫困村双峰县荷叶镇白泥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

驻村近两年来,面对家庭需要和工作需要,赵小群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驻村后,赵小群感觉作为一个外乡人,他得适应娄底当地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他在村里人生地不熟,没有住的房子,日常吃住都不稳定;家里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常年身体不好、患肺结核需经常住院治疗,而那时候正是村里产业土地流转关键时期,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依然住村。住村期间,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履行着自己心中的那份责任;他五岁半的儿子也因为常常看不到父亲,总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总不来幼儿园接我、陪我去游乐场玩”,他因为住村,家里大小事情基本顾不上,也只能委托岳父母代为照顾。

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曙光

“上面派来一个伢子,年纪轻轻,大学里来的教书匠未必还能给我们村闯出一条路子,我不是很有信心。”白泥村原村委书记王水其对记者说。

2015年5月,赵小群从高校机关干部转变为进村入户跟农民打交道的“村干部”。赵小群刚到白泥村时,大家对他并不寄予希望。

白泥村以山地、丘陵为主,无工业企业,主要种植水稻、红薯、玉米,农民收入以在外办电瓶厂、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100元。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面对贫穷落后的白泥村,初来乍到的赵小群,也感到迷茫,但他并未退缩。

“能够被选派为全省第一批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赵小群坚定地说,“我本农村出身,从大山走出来,既然来了,我就要为当地百姓做点实事,我更不能丢学校的脸,能做多少是多少,能帮一点是一点。”

经过大半年的走家串户,使赵小群明白了“老百姓是最朴实的,他们其实很善良,只要我们耐心的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支持我们”。为尽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立刻进入角色,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摸底走访。他采取扶贫工作队与镇包村干部和单独走访等形式了解各组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利用3周时间走遍了全村12个组,并主动与组长、党员了解情况,制定了整体规划。

在资金筹集上,很多人认为是驻村扶贫有自身所在单位支持,有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的各项政策,给人感觉并不是难事。其实在村里要做成几件大事,尤其是帮到那些生活困难的村民个人,可没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赵小群都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每一单事,他开着自己的私车省里县里乡下一趟又一趟来回跑。为了村里的事情,为了困难村民的事情,和校领导一起利用社会资源四处找人“化缘”,跑各个部门要政策要资金,群众也因为他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中又不求回报、真心为村里好而认可、熟悉了他。

实际上,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不少扶贫开发项目,关键是如何争取并利用好这些项目,把产业发展起来,让群众生活有奔头。在学校党政领导、全体教职工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赵小群结合白泥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白泥村走“产业致富,教育兴村”之路的思路,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散户鸡鸭养殖业,集中黄金蜜李、黄金蜜梨种植业,倾力打造白泥学校教育业。

为打消村民对种植的顾虑,赵小群组织村干和村民代表到芷江县农业产业园、田家坪村、倒塘湾村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参观、学习、培训,并与芷江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随时按市场价收购该村蜜李和蜜梨,让群众吃下“定心丸”。今年计划先期土地流转80亩,再成片规模带动,为百姓增产增收,从而引导贫困村盘活自身资源,实现自身 “造血”发展。

2016年9月6日,他和工作队带着贫困户养殖的土鸡鸭到长沙进行销售,短短两个小时售卖一空,让养殖户看到了致富希望,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个城里来的大学选派来的书记不是“讲台上的书呆子”,不但行动力强,而且资源多、办法多。

山村孩子看到了希望

白泥村内有1所完全小学,辖白泥、尖石、联石、江边四村,有教职工8人,教学班7个,134人,教学设施简陋、场地面积小、教学方式落后。

在村民座谈会上,学生家长道出了白泥村众多家长的心声。“一师扶贫工作队来了,让俺们的村里娃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质的教育,在我们白泥学校建图书室、助学贫困生、建滑滑梯、修食堂、有钢琴有多媒体,真是给俺们村里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办了一件大好事……”。

学校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在校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赵小群东奔西走、沟通衔接,为白泥学校添置各类书籍6000余册和电脑等设备,捐赠了物品7万余元。建成了标准的图书阅览室;新建了幼儿滑滑梯、重新整修了食堂、添置了2台钢琴、2套投影器材等设备;他利用自己的一些社会资源开展献爱心助学、爱心帮扶活动,累计帮扶贫困学生26人共6万余元,并组织了45名书画艺术家进乡村采风、外籍教师进课堂上英语课等活动,教育教学新理念为扶贫学校带来了新气息;他还充分发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附小集团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与白泥学校友好合作共建和对口交流,签订了对口支援建设协议,挂牌成立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从师资培养、学生成长、爱心助学、教学观摩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活动。

同时,还在驻地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切实解决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现况,通过多方协调,为荷叶镇积极争取了2个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定岗到镇计划,并已正式启动招生,为驻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落后村子彻底变了模样

白泥村不仅贫穷,基础设施也落后。

刚进村时,赵小群对白泥村印象深刻。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荷叶镇党委书记邹和聚对他说:“别看村里徽派建筑房子漂漂亮亮,脚下却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唯有出去靠打几个工赚钱,在家的人靠山吃山,靠着一亩三分的瘦田过日子,收入低、产业无、基础弱、资源乏。”

赵小群的心像是被锤子重重地敲了一下,有点气馁,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里如果不贫困,组织还选派我来干什么?”邹和聚的实话,更是激发了他的十二分斗志,他暗下决心,要把扶贫当做学校之外的另一个战场,干出一番成绩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入村后,他和他的扶贫工作队员们厘清思路,确定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各方支持,先后组织完成了白泥铺路 2公里及零星1.5公里水泥路面硬化项目、组级公路100杆路灯建设、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规划、5公里水渠和4.5公里机耕路项目、12亩鱼塘、20亩油茶林和40亩鸡鸭产业基地道路等项目建设。

白泥村村民左元球,是村里的贫困户,家有一个儿子。家里三兄弟五口人,三兄弟均患严重眼疾只能干简单农活,平时种地,农闲的时候做零工,生活非常困难。

“赵书记多次到我家里走访,了解我家的困难,并根据我的愿望,帮我定帮扶措施,帮我争取低保、危房改建了新房,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真的很感谢他。”左元球这样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与白泥村先后开展“结对帮扶、白泥同行”暨党员“一帮一”活动。其间结对慰问困难户69户,制定帮扶措施,投入资金、物资10万余元。

赵小群用行动证明自己,一点点改变人们的看法。在村里,他不把自己当局外人,跟村干部和村民们同吃同住,遇到修桥铺路、水渠建设、救灾抢险等大事,更是冲在前头。忙的时候,一个月也顾不上回家里一趟。

在赵小群带领的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白泥村村容村貌、乡风民情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记者采访中和几个村干部及村民聊起赵小群,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点赞。乡亲们对他的评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赵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是个真心实意帮忙没私心的人!”

面对成绩和人们的称赞,赵小群内心淡然。他认为这些只是自己职责所在,本来就应该做的。再说了,就算有什么成绩,那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农村扶贫工作是个大工程,要靠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支持。

目前,原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015年已脱贫45户,计划2016年脱贫18户,到2017年底实现全部脱贫。(作者,孙燕军 ,系双峰县荷叶镇党委组工干部。)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办公地点:百熙楼(双创楼)校团委办公室111

联系电话:0731-82841080

  • 一师青年公众号

版权所有:共青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 Copyright © 2022. by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