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21级891小教理2班
姓名:唐胜杰 学号:19610089305
千年前著名理学家张拭在这教书解惑,开创一方书院,百年前新民主主义革命家毛泽东在这学习工作,开创改变中国的一面,乃至世界。一师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个充满新生与活力的地方,一个充满韵味的古殿。今天成百上千的一师学子汇聚在此,何尝不是千年前的城南书院,不是百年前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我相信时光会使一切的物是人非,但不会使一师的美减少半分。
说到一师范,我相信大家都是会想到毛泽东,大家都知道他是我们国家的主要领袖之一,带领中国人民在屈辱中站站了起来。但大家有对他的求学与工作了解多少呢。他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多少联系呢。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百年前的1913年至1922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此求学、执教以及从事早期革命活动长达8年,是毛泽东的初心形成地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在这里,毛泽东从事了建党、建团和反帝、反封建等早期革命活动,实现了由青年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毛主席1950年在与当年第八班同学、时任第一师范校长周世钊谈话时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
可见,第一师范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张颖用3句话概括:“第一师范民本主义教育方针为青年毛泽东的成长铺了路;学识渊博、有着救国救民情怀的老师群体为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引了路;志同道合、敢为人先的学友群体与青年毛泽东同了路。”
百年后的传承,今天一师的精神依然长存,虽然一师的学子已经更换了无数代了,但那种存在于精神的骨子里的性质依然附着在一师学子的心里。我们的伟大学长毛泽东在此留下的精神与文化,在这学习工作生活过的一切都是一师一切光辉的印记,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在第一师范的日子里,毛泽东打下了坚实的四大基础,即学问基础、身体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在百年传承后的今天我们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思想,与学习的许许多多在这个未来多变的世界学好应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