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湘江之滨,妙高峰下,岁月在这里辗转成歌,火种在这里延绵不息。一代代的立己树人,一朝朝春花秋月,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看百年风云激荡,听改革发展涛生,广迎八方学子,无论岁月更迭,无论世事变幻,这所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学校依旧有着朗朗的读书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一师印象·初识
在我的印象里,第一次听见“第一师范”这几个字是在初中,当时也不懂,就只是听老师曾说过这个名字,只知道是毛主席的母校,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这个学校。而我真正去了解这个学校是在高考后,那时才知道这所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学校底蕴是如此之丰富。
翻阅它的光荣历史,可谓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曾经在这求学;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李达、田汉等文化名人曾在此任教;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黄兴等曾藏修于此。1913年春至1921年冬,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8个春秋。 在此期间,孔昭绶曾两次担任第一师范的校长,在此期间,孔昭绶本着“采最新民主主义规定教育方针”,“以人格教育、军国民教育、实用教育为实现救国强种唯一之教育”的教育思想对第一师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后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19年已经提升为湖南一本院校。
一师印象·相遇
而我和第一师范的相遇是在一个美好的盛夏,当我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师范”这几个字,还有它的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都是毛主席亲自提的,还有徐特立老先生题的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一代又一代一师人的生活准则。
在一师的时光里,每一天都是温暖的,从清晨照进宿舍的第一缕朝阳,到傍晚天边温暖的日暮,一师总是在不经意间送给我一丝甜甜,在一师的四季,仿佛生活在油画里。
三月的一师,芳讯如约,春痕渐展,三月风吹,点点春意悄悄缀上了枝头,花瓣醉人,纳湖里的鱼儿尽情地嬉戏,旁边杨柳也冒出了新芽,春意暖暖,万物灿烂,但长沙的春天似乎很短暂,暮春芳菲未尽,转眼就到了风起夏至时节,蝉鸣叫,树成荫的季节,夏木阴阴已然可人。七八月的长沙,骄阳似火,同学们都躲在寝室里不出门,而校园角落里的饮料贩卖机显得格外亮眼,是饮瓶碰撞得清脆,是气泡水绽放舌尖的沸腾,一起融化了整个夏天,暮色沉沉,云朵轻盈,夏日的晚风总是温暖,橘子味的晚霞印满衣袂群尾,盛满少年的心事---是大一学子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是大二学子对青春追梦的盛放,是大三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是大四学子对青春校园的不舍。橙黄橘绿时,恰是好时光,依然是生机盎然的校园。
当夏日限定在人们口中成为过去时,秋日的气息悄然而至,一阵微风吹来,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路旁巷间,桂花的香气缠绵两边,都无声地告诉你,秋天到了。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幕,银杏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树叶,铺满整个草地,一片一片,悄然无息,像是一次静谧而盛大的献礼。在秋曲的尾声,有冬剧的引言,长沙的冬天,天空时常阴沉灰暗,小雨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小卖部里的糖炒栗子和烤红薯,香气四溢,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温暖,每到冬季,还有校园里独特的冬日限定风景,就是学校图书馆里的考研人,图书馆的走廊里书声琅琅,各种专业名词与时事政治相交汇、英语口语与病理机制相碰撞,日复一日,滴水穿石,我相信,时光看得见每一份努力,于悬崖峭壁上也能绽放最美的花。
一师印象·相知
对于一师从相识到相遇,我知道了它过去的点点滴滴,也了解了它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做出来重大的贡献,让第一师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校,而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让一师变得更加优秀,大家都知道,一师特别强调在学生中提倡“自觉、自动、自治”,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到这些,在人生的路途中,会有失败、会有成功,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无惧风雨,披荆斩棘,向阳而生,就像是阳光的美好,不仅是海平面上冉冉升起的太阳,还有坚定地望向它的向日葵,更要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在一师的校园里,你可以成为一个天真的小孩子,因为它是梦的开始,是勇敢,是一往无畏的代表,把最纯真的欢愉和最真切的渴望调和进那些追求梦想的日子里。我们作为一师的一份子,都应该为一师做出自己的一点奉献,这时我们又会时常困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每天脑海里都会爆出很多念头,而在那些念头里,不灭的叫做热爱。少年不惧岁月长,纵使风吹雨打,千摇万晃,争锋美好年华,治理孜孜不倦,迎难而上,最后希望我们一师所有的学子都不惧世间无情,不屈世间百态,不畏世间浮尘,不论世间黑暗,不理世间是非,不羡世间芳华,不倦世间杂事,不忘自己初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少年之所以可期是因为热爱在沸腾,热爱各有不同,青年本该如此,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每一份炽热的热爱都值得被用心对待,若你决定热爱,山无遮,海无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