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国庆中秋双节“同框”,八天假期刚刚开启,不少人已经踏上归途或旅途。据预计,这个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每一段旅程都指向温暖,每一次团圆都连着家国。
有网友说:“中秋和国庆一起过,简称‘中国’。”“中国红”邂逅“皓月白”,家的团圆与国的欢庆在“流动”中共鸣。归家、出游“说走就走”,这份从容背后,蕴藏着为亿级人口规模提供公共服务的强大基底。简而言之,就是“国”之实力,撑起了千万“家”的团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品尝月饼的香甜,感受亘古亘今的传统文化底蕴;升起五星红旗,涌动着对新中国76载峥嵘岁月的光荣与自豪。“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其间哲理在此刻显得尤为具象而真切。
独特而深厚的情感内涵,深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家国同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使我们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能保持强大的内在凝聚力。也正是这种文化基因,让我们深刻理解,小家大国同心圆。
这些年,很多人最切身的感受或许是,回家的路更近了,假期生活、消费更加丰富多彩——高铁直接通到了县城,不用再转车;假期带孩子去城郊,曾经的荒地变成了湿地公园;乡村老家,水果特产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小事”,攒在一起就是“成绩斐然”国家大事:五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多了35万亿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超过40%。
沉甸甸的成就,不是从天而降的馈赠,而是亿万人民胼手胝足、苦干实干的结晶。
没有春耕夏耘,哪有秋收冬藏?歌颂团圆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守护团圆。在收获季和新起点,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由家的眷恋升华对国的担当,方能不负此时。
此刻,无论您是在返乡路上,沉浸于“月是故乡明”的期待中;还是坚守岗位,以小我的付出守护万家灯火;抑或与亲友共话月圆——这一切平凡的“小确幸”,同心而一意,共同构成了“中国”二字的深厚内涵。
明月照神州,流动的中国,所奔向的是同一个“圆”。超越一时一地的相聚,升华为文化和精神的共契与同行,正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之生命力所在。与亿万同胞并肩,我们便不会独行,定能共同书写属于这个伟大时代、属于全体中国人民更加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