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母校,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摇篮。学校现在是国家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和教研教改基地、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百余年来,我校坚持面向小学、服务小学的宗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提升我校团员青年在就业创业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我校共青团组织坚持走进青年、服务青年,在学校党委行政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整合资源、改革创新,科学制定了师范生就业技能系统培养“三五七”工程,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运营体系,既积极引导了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也适应了我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
我校从2008年升本以来,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现已形成了小学学科专业全覆盖的本科师范专业群,师范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达81.3%,已办成全国第一大规模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14,000余名师范生)和全国第一大规模的免费师范教育(约7,600名免费师范生)。我校学生就业方向是大多从事小学教育,且免费师范生是回到生源地县以下农村小学,而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阶段。虽然素质教育在我省已轰轰烈烈开展多年,但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优质师资流失严重等问题突出。高素质、面向小学教育的师范生的培养,对填补农村优质小学教师的缺口,推动教育公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小学教育具有儿童化、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学生年龄小、好奇感强。基础功扎实、多才多艺的教师,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2008年我校升本,增设了高中起点4年制公费定向师范生,2010年,针对高中起点定向生才艺少、已定型等特点,我校创造性的提出了初中起点六年制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且获得了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目前,我校有高中起点4年制公费定向师范生、初中起点6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师范生和高中起点非定向师范生三种师范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我校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新情况、新形势,校团委走进青年群体,深入调查研究,有效的为不同起点、不同层次的师范生提供了系统、专业的培养平台,为我校团员青年的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范生就业技能系统培养“三五七”工程中“三五七”依次是指:“三个阶段”、“五种技艺”、“七件工具”。
一是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校团委制定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德育考核细则》规定学生大一一年每周一至每周五7:00-7:50为学生早读时间,主要确保学生的“一张嘴”水平,星期一至星期四晚19:00-19:30为三笔字练习时间,确保学生“一只笔”水平,其中星期一为毛笔字练习,星期二为钢笔字练习,星期三为粉笔字练习,星期四自由练习。
校团委特别注重以专业竞赛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是组织个人单独比赛。校团委每学期会举办一次微型课授课比赛、主题演讲比赛、手工制作比赛、“三独”(独唱、独舞、独奏)等,大多数学生在大一奠定良好的基础上,会在大二期间参加这些比赛,以促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比赛。校团委每学年会联合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心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各班级团支部进行比赛。各班级以团体为单位进行三笔字比赛、合唱比赛、朗诵比赛、黑板报制作大赛等活动,学生们在这些团体比赛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加强团队凝聚力的培养。这些比赛在学生中引起了强大反响,并获得了很好的后续效应。
校团委和各系部团总支每年4-5月份会组织各班级团支部进行专业汇报演出。师范生将三年来积累的扎实的师范生基本技能通过用晚会、作品展演、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出来。教育科学系小学教育、心理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举办了“花落成实,桃李成师”、“与师湘约”、“石头,剪刀,布”等多种主题的专业汇报演出,体育系举办了“永不停步、锐意向前”为主题的专业汇报演出。这些汇报演出展示了我校师范生的艰辛与努力以及他们的风采与才艺,更加诠释了我校学生对教育事业永不退却的激情。
演讲、朗诵是教师的职业基本素养,特别是对语言类专业的师范生。校团委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工作中,向师范生展开了系列工作:一是成立演讲、朗诵队。校朗诵队由中文系的青年学生发起,招募全校对朗诵兴趣方面有爱好的同学,由专业老师定期开课,举办朗诵兴趣班,提升学生的朗诵技巧。二是举办演讲、朗诵比赛。校团委每学期会举办演讲比赛,每学年会举办朗诵比赛,通过以比赛的形式吸引广泛有兴趣的同学参与,也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演讲、朗诵技巧。如“中华颂诵读比赛”、“经典诗词朗诵大奖赛”、“青春、中国梦”演讲比赛、“人生、理想”演讲比赛等活动的举办,为检测大家的演讲、朗诵水平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平台。
写一手规范的好字(或比较好的字),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对学生进行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书写的训练,是缩短学生毕业后与工作的磨合期,促使他们在小学中高质量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一是设定三笔字练习专用晚自习。每天利用一节晚自习作为师范生专门的三笔字练习时间,在这节晚自习中,学生按照要求练习,由各系部学生会成员进行三笔字练习纪律检查。二是开设书法兴趣班,由美术系的专业老师亲自指导,老师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第七、八节课指导学生的书法习作。三是每月进行一次系级优秀三笔字作品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校级优秀三笔字作品评比。校团委已成功举办了“清风杯”书法作品比赛,师生们广泛参与,反响热烈。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是教师正确传道授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所有社会人成功立足的素质体现。为了让学生能练就好“一张嘴”,校团委向师范生展开了系列工作:一是成立学生推普队。推普队由校学生会语工部牵头组织、系部学生会语工部进行管理。每班选出5-7名班级推普员进行系统普通话训练,每位班级推普员负责本班7-8位组员普通话的训练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由各班学习委员担任推普小队长,负责管理好班级推普员,督促其认真开展工作。二是举行推普周活动。校团委每年在9月份会举行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通过用横幅、海报、校园广播、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宣传普通话,在校园内掀起学习普通话的风气。
为了确保学生能在教学中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能利用常用乐器教具开展教学,校团委将钢琴弹唱能力提升定为师范生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钢琴练习制度。我校城南书院校区共有154台普通钢琴和50余台电钢琴面向六年制学生开放,为学生练习钢琴提供便利,东方红校区科技楼有多间琴房供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开放,艺术楼有可供音乐专业每人单独练习的琴房,雄厚的硬件条件满足了学生练习钢琴的需要。二是设立学生器乐队。校团委在实践部艺术团中创建了器乐队,器乐队有专业老师指导,人数大概为30人左右,器乐队实施淘汰制,成员具有流动性,要求队员热爱乐器,会一、二种或更多种类的乐器,且至少要精通一样乐器。淘汰制和成员流动性是为了鼓励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并为热爱乐器的其余学生提供进入器乐队接受老师课余单独指导的机会。三是开设钢琴兴趣课。钢琴兴趣课邀请了艺术教研室老师担任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为钢琴爱好学生专门授课。
我校大多数师范生毕业后,将在农村小学任教。由于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优秀师资相对较少,我们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除了从事自己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外,还有可能兼任多门课程教学,或者担任班主任。这要求所有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制作简单的教具,能指导学生设计黑板报,甚至均能初步适应美术课程的教学。校团委通过组织学生外出观展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美术、绘画、板报和手工制作的兴趣,并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技巧。一是开设师范生《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我校老师自编教材,将美术字、简笔画、教室等教学环境布置纳入教材课程,使师范生学会基本的美术基础。二是组织学生外出观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能由“要我画”转变为“我要画”“我爱画”,校团委宣传部经常组织部分团员青年外出省博物馆、市美术馆等单位观展。三是绘制艺术长廊。学校城南书院校区长35米、高2米的巨幅艺术长廊是一师旅游路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个堪称湖南省学校内最大的黑板是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毛泽东母校知识、文化、才艺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从入学教育开始,我校便会安排新生参观艺术长廊,待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会指导学生设计并亲手绘制长廊。四是建立美术博客。在多个系部门户网站中,设立“美术博客”,博客有老师指导、由学生打理,“美术博客”是我校学生分享艺术作品、交流心得体会的重要平台。
师范生专业技能考试中所需的七件工具(小黑板、毛笔、铅笔、字帖、简笔画书、小学教材和视唱谱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是课堂使用。这七件工具是在相应的课堂上必须使用的学习工具,学生们充分利用这七件工具来锻炼、提升自身的师范生基本技能。二是课后练习。只通过课堂的学习并不能够有效的训练这些基本技能,学生还在课后课余时间利用这七件工具进行五种技艺的训练,完善自身的教师基础并提升综合素质。
1.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一是制度化训练:早读制度的实施确保“一张嘴”水平,三笔字晚自习制度的实施确保“一支笔”水平,常规技能比拼确保“一堂课”水平。二是兴趣化训练:校团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兴趣班课程。丝网花班、字体设计班、书法班等多个兴趣班的开设,将师范生就业技能系统培养“三五七”工程实施寓于学生的兴趣满足过程中,既抓制度也促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评价整改层层递进。教育评价具有诊断、鉴定、导向和教育等功能,注重“三五七”系统培养工程的常规诊断性评价和学期总结性评价,在确保工程计划实施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以比赛竞赛的方式进行评价,以赛促评,以赛促练,既直观又高效。微型课比赛、演讲比赛、手工制作比赛、“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比赛的开展,在学生中引起强大反响,并获得了很好的后续效应。
3.学生参与主动性强。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教学的真正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落实自主性和主体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主体潜能,弘扬主体人格,并最终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我校在系统培养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既抓制度也促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对2012级学生各班级团课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不少班级都主动开展了与“三五七”系统培养工程息息相关的班团活动。
4.教师指导热情度高。在师范生就业技能“三五七”系统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我校教师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校团委此项工作赢得了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认可与支持,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学生群体参加学生活动。二是专、兼职团干的正确引领。我校共青团专、兼职干部通过对学生素质培养中每一个微小进步的鼓励,激发出学生倍增前进的动力。三是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校团委多次聘请许多专业老师担任各种学生活动的指挥和评委,为学生悉心指导。领导及老师的重视和热情指导,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各项素质培养的热爱,工程实施效果事半功倍。
师范生就业技能“三五七”系统培养工程是校团委针对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所提出的特色项目,从建立系统培养工程以来,这一特色项目在我校得到有机贯彻落实,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竞赛成绩硕果累累。2013年,在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展示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近100人,我校派出参赛的4名同学一鸣惊人,全部获奖,在总数5个特等奖中荣获2个,2个创新奖中荣获1个,在15个一等奖和29个2等奖中各获1个,获团体总分第1名,引起轰动;在首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参赛选手约260人,我校只有2人参赛,2人分获高中英语、数学组二等奖,压过众多培养中学教师的名牌大学;在湖南省首届音乐舞蹈专业基本功大赛中,18所高校参赛,我校荣获古典舞第1名,现当代舞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声乐二等奖2个;历届同学在“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湖南省二等奖4项。
2.营造优良学风校风。师范生就业技能“三五七”系统培养工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了浓郁学风的营造。“三五七”所营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同学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构建了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念与共同文化习性演绎成广大团员青年对于校团委这项工作的支持,也切实提高了团的吸引了和凝聚力,扩大了团的有效覆盖面,促使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促成了良好学风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