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地

学习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天地 >> 正文

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05日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来源:

中国梦引领新航程,中国梦饱含民族魂。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发中国梦,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系统论述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更加彰显,中国梦的激励作用更加强劲。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重要思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中国梦的深厚底蕴。

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一、中国梦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勤劳勇敢、善良正直、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蕴育出全体中华儿女厚重坚实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大地是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永久家园,统一国家是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民族自尊、戮力同心的强大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精神相通、心心相印、价值趋同的牢固纽带。历史告诉人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如此,盼望国家好、民族好,成为普遍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同仇敌忾、抗击侵略、宁死不屈,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成为千古传唱的民族楷模。即使是海外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的中国心。中国梦的源泉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坚守传承的爱国基因生成了中国梦。

近代以来170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梦愈益强烈、愈益清晰、愈益接近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集中凝聚在实现中国梦上。人民不能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推动革命;不能忍受贫穷的社会主义,推动改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跨越,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始终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中国梦,人民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动力来自广大人民。生活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是广大人民的国家理想和社会信念,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毕生愿望和追求。人民是中国梦的最大受益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进军,是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宏伟目标,是可望而又可及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构成了中国梦的总体轮廓。实现中国梦,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向往中国梦,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

二、中国梦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梦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和目的。人民是由无数个体构成的整体,每个个人的发展和命运既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命运的映照,同时也汇成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构成了历史命运的基调。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理想,其最高境界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民族梦必须同个人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每个中国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所有父母都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都是虽很普通但却值得珍重、值得鼓励、值得保护的美好梦想。

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他们拥有追梦、圆梦的广阔空间,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公平正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迫切的愿望要求。要像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所有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这“三个共享”其实质是人民共享公共财富的效益,共享公共权力的服务,共享公共资源的使用,共享公共职位的开放,社会赏罚奖惩机制公平地运用于每一个人,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只要自身积极努力,就可以得到社会应有的回报,都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对于广大人民来说,个人梦想的实现,依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赖公平的社会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梦也是中国梦。

三、中国梦的实现依靠人民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梦,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阶层的同心同德,任何梦想都是不能实现的。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中国力量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共同力量。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要在各自的生产岗位和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中国梦夯实基石。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头人,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为中国梦扬起风帆。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要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国梦筑牢屏障。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为中国梦贡献力量。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为中国梦续写辉煌。13亿中国人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凝聚中国力量是在深化改革、调整利益格局中实现的。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存在思想观念的障碍,还存在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坚期表明改革的艰巨性增加,深水区表明改革的风险性加大。怎样攻坚克难、平稳过渡,单一突破难以奏效,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积极性极易夭折,只有用中国梦凝聚人心,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才能整体推进、合力前行,共克难关、共渡激流。必须看到,一方面是形成强大合力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形成强大合力的现实障碍。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不平衡、不协调很多属于利益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如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很多属于社会利益分化、利益格局固化带来的矛盾,如铺张浪费反映出的资源分配的矛盾。越是存在着阻碍深化改革、形成合力的因素,越是要增强推进改革勇气,激发筹划改革智慧,越是要凝聚社会共识,集聚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着眼于凝聚改革共识、集聚改革合力,改革目标的选择、改革方案的设计、改革时机的选择、改革节奏的把握,都要统筹兼顾各个地区、民族、阶层、部门的利益,取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更多的群众受益。让全体人民共同拥有一个中国梦,从而形成改革合力、攻坚合力、追梦合力。

四、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中国梦能否实现,人民梦能否圆满,关键在党,在党能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经受住时代考验。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人民梦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同志担任国家主席,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庄严宣示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依然存在,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削弱了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人民为中国梦、幸福梦而不懈奋斗,建立在对国家命运、民族未来充满信心,对党和政府充分信赖的基础上。增强信心、信任、信赖最有效办法在实践、在行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一届政府带头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确保民生支出增加,相应削减政府开支,并约法三章。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新风新政,深得人心。

为人民造福,激发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这样才能让广大人民把中国梦当成是自己的幸福之梦、命运之梦、未来之梦,从而倾其全部热情、力量和智慧为之奋斗。党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特别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限,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能牢固确立,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就能极大焕发,就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中国力量。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办公地点:百熙楼(双创楼)校团委办公室111

联系电话:0731-82841080

  • 一师青年公众号

版权所有:共青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 Copyright © 2022. by LLC